
把对焦点放在眼睛上
在人像拍摄,特别是肖像摄影中,眼神是非常重要的元素,常常是整张作品的灵魂,能生动传递被摄者内心的情感。此外,眼睛也是人脸上最锐利的元素,对焦判断的辨识度也比较高,且若利用大光圈镜头拍摄时,用眼睛为对焦点将会有更好的效果,因为浅景深的效果甚至能让被摄者的脸部皮肤达到柔化的妙效。

大光圈镜头拍出唯美浅景深
虽然说,浅景深并不是美的绝对,但无可否认的是,不少拥有浅景深效果的人像普遍受到欢迎,浅景深让被摄者更突出,搭配自然光,有时候常常能制造出清新空气的光感,达到梦幻唯美的效果。不过在是用大光圈镜头拍摄时,更要注意对焦点的选择,不然容易出现被摄者眼睛糊掉的失败状况。

用RAW档拍摄
在数位摄影时代,RAW档就好比底片,上面记录著影像未压缩处理过的原始数据讯息,能让使用者在拍摄之后,利用专门的编修软体一定范围内地调整包括曝光、白平衡等数据,却不会像直接编辑JPEG档那样使影像品质下降。相信不少新手玩家早已知道拍摄RAW档的优势,尽管档案比较大,且需要专门的解读软体才可读取浏览,但这是摄影学习之路中难以逃避的一个选择,尝试后便知道获益无穷啊!如果还不清楚或想复习RAW的好处,可到这里了解。
灰卡灰卡,这么叫起来大家或许都会把它直接想成一张灰色的卡纸,就像黑卡那样。其实一般的灰卡通常采用浓度18%的灰色,比较接近人眼看出去的白色,再加上各种白纸的白色种类不一,有的还可能添加萤光剂之类的影响判断,相比之下18%灰色反而标准。
也许一些摄影朋友会以为户外拍摄不存在白平衡的问题,其实不然,一天内太阳透过不同的照射角度,也会产生色温的变化,认真一点的摄影师,会在每次日光变化时,再拍摄灰卡保证白平衡的准确。

学会处理较强较硬的光线
摄影本身就是光影的艺术,在人像创作当然也是如此,不同的光线能制造不同人像效果。通常外拍人像,多建议大家避免在正午日光强烈的时候进行,不仅又热又晒,强硬的顶光拍出来的效果往往也欠佳。但如果真的不得不在这样的状况下拍摄,也是有相应的对策,可选择在庇荫处拍摄,避免强烈的日光直接照射在被摄者脸上,形成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,同时也要注意像树等有缝隙的遮蔽物,是否会在被摄者面上制造奇怪的光斑。更多强光下的人像拍摄方法,可参考这里的一些小技巧。
另外,在万里无云的天气中拍摄人像也要特别小心,最好携带柔光板或反光板,可替代云层来制造柔化日光的作用。

注意被摄者脸上的光影呈现
不喜欢强光下拍人像,正是因为那样强硬的光,所制造的光影效果不够柔美,甚至可能会在被摄者脸上映出不自然的光影。其实,只要在有阳光或其他明显光源的场景下拍摄,一不注意,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,例如可能会因为站立的位置、面对的方向不对,而在被摄者一部分脸上留下场景中其他物体,如路灯、树荫、屋簷等的阴影,即便对比度不像强光时那么夸张,但还是会影响视觉美感。

熟记晴天16法则
相信不少朋友都比较喜欢在晴天时外拍,在不用测光表或灰卡测光时,只要记住晴天16法则,也能较好地判断测光状况。还记得晴天16法则是什么吗?在晴天的拍摄环境中,若你将光圈设置为f16,则此时正确曝光需要的快门速度将会是ISO感光度的倒数。好比晴天时,在光圈f16的前提下,将ISO值设定为100,则快门速度就应该是1/100s。如果是阴天拍摄的话,参考光圈值应对应为f8。当然,如果手边有测光表或灰卡的话,判断的曝光效果则会更精确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