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商业角度来看,光线的核心思路一定是围绕人本身来设计的,重点在于面部结构的塑造及局部修饰,同时兼顾整个光场营造出恰当的氛围。无论是从基本光型入手,还是遵从商业标准化的布光设定,我们都应该明确这一点:布光是个案,相同的光线不可能落实到每个人都合适。很多人总想找到一个窍门,但其实并没有。学习布光要关注于思考方式,要了解光线,了解灯具器材。
比如反光伞,白色、透明,再加上大中小型号,每种的特点,能起到什么作用,这些都要靠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来累积。
应该说,写真比婚纱拍摄的难度更大,变化更多,也更灵活。最重要的是,形式感要让位于对女性特质的凸显,一定要表现出某些性格或定位上的关键点,比如性感、可爱,比如风韵、温婉,等等。这一点跟光线之间的联系特别紧密,同时又是高度综合的。
现实状况是,不同影楼,不同现场条件本身就有很大局限,或者是标准化定好了,场景和灯光都固定在那里,只能在适应的基础上做出微调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掌握一些“通杀”的光型变化还是有必要的,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物、场景做出相应的变化。
推荐光型:
如果从商业应用上对光型做最粗略地分类,主要还是以光质为依据,也就是:软和硬。影楼拍摄的主流需求更多还是相对较为柔和的刻画,重点是凸显皮肤的质感,同时不宜太过平淡,保持立体感。相较而言,硬质光线则适合塑造时尚感较强的画面,有时也会追求一些形式上变化,比如结合色光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这里所说的“柔和”是效果,而非手段,可以达成的这一目的的方法仍然是多变的。就好像是1+3等于4,2+2也等于4。一句话,不要拘泥个案的设定。
柔光屏加柔光箱/伞,同时结合片场光源,比如窗光,以及其他辅助光线,从而获得充分柔化的光效。如果想要稍稍提升光线的质感,可以使用反光伞(银色)或雷达罩,配合柔光箱使用。
对于光线软硬质感的选择,我建议第一位要考量人物自身的状态,20多岁 和30多岁所呈现的年龄/皮肤、气质/特点,以及所需要的五官、身材修饰都有所不同,这也是商业人像写真需要着重把握的地方。
光圈:f/4.5,速度:1/160s,ISO:320,焦距:85mm
光圈:f/4.5,速度:1/160s,ISO:320,焦距:120mm
光圈:f/4.5,速度:1/160s,ISO:400,焦距:85mm
光圈:f/4.5,速度:1/160s,ISO:320,焦距:70mm
这就是那种“看起来没什么特别,但挺好看”的光线,也可以说是商业主流需求的一种体现。柔和,干净,质感细腻柔和,过渡均匀,同时保留极为浅淡的阴影层次。画面关注点更好地集中在人物、色彩、服装和气质的呈现上。
光圈:f/6.3,速度:1/200s,ISO:320,焦距:60mm
光圈:f/6.3,速度:1/200s,ISO:320,焦距:70mm
墙壁有花纹,服装上也有较为密集的斑点,为了避免画面显得杂乱,所以想要让光线稍稍暗一些。主灯可以使用柔光伞或者雷达罩,目的在于适当地收束光线的照射范围,适度压暗周围的环境,使画面的视觉感更为统一集中。
光圈:f/7.1,速度:1/125s,ISO:320,焦距:85mm
光圈:f/8,速度:1/125s,ISO:320,焦距:70mm
这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光型,柔光箱位于人物上方,呈顶光,这样可以更好地修饰人物脸型,更显纤瘦。同时用柔光箱从正面给予补光,削弱阴影。
光圈:f/8,速度:1/125s,ISO:100,焦距:70mm
光圈:f/8,速度:1/200s,ISO:200,焦距:150mm
光圈:f/8,速度:1/200s,ISO:200,焦距:85mm
柔光箱配合光质较强的硬光,凸显画面的时尚气质,色彩感塑造得十分突出,同时令人物保持细腻的皮肤质感。
光圈:f/7.1,速度:1/160s,ISO:200,焦距:50mm
光圈:f/8,速度:1/200s,ISO:200,焦距:85mm
光圈:f/9,速度:1/160s,ISO:200,焦距:70mm
用硬光打透有孔洞的纸板,在墙面上塑造较为浅淡的阴影,增加画面的空间感和丰富性。同时用较为柔和的光线作主光,从同侧照亮人物,并在另一侧用反光板补光。面部的明暗反差控制得当,鲜明且柔和。